当前位置:首页>精彩回顾>RCEP正式签署,全球最大自贸区将带来哪些改变?

RCEP正式签署,全球最大自贸区将带来哪些改变?

来源: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      
发布日期:2020-11-18

  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领导人会议11月15日通过视频方式举行。会上,1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RCEP协定,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、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。RCEP的签署对地区、对世界、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?

  全球约1/3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

  此次签署RCEP的共有15个成员国,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,总人口达22.7亿,GDP达26万亿美元,出口总额达5.2万亿美元,均占全球总量约30%。RCEP自贸区的建成,意味着全球约1/3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。RCEP要求15个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、开放市场、减少标准壁垒,将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。

  (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)


  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将超过90%

  “高质量”是RCEP的一个显著特征: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将超过90%,服务贸易和投资总体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原有“10+1”自贸协定,高水平的知识产权、电子商务、竞争政策、政府采购等现代化议题也纳入其中。

(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)

  同时,RCEP还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,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,通过规定加强经济技术合作,满足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实际需求,使各方都能充分共享RCEP成果。

  中国和日本首次建立自贸关系

  两组数字最能印证RCEP的“含金量”:RCEP签署后,中国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将达到19个,自贸伙伴将达到26个;通过RCEP新建立了中日自贸关系,这是中国首次与世界前十的经济体签署自贸协定,使中国与自贸伙伴贸易覆盖率由目前的27%提升至35%。

 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,RCEP将促进我国各产业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,提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。这将有利于我国以扩大开放带动国内创新、推动改革、促进发展,不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助力我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。

  服贸会奏响“互惠共享”主旋律

 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(简称“服贸会”)于9月4日-9日在北京举办,主题为“全球服务,互惠共享”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的致辞中提出三点倡议: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;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;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。

  习近平指出,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,世界经济开放则兴,封闭则衰。服务业因其独特的轻资产、软要素等特点,更加需要开放、透明、包容、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,更加需要各国努力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“边境上”和“边境后”壁垒,推动跨境互联互通。

 (图片来源:北京商报)

  习近平强调,经济全球化背景下,各国经济彼此依存,利益交融前所未有,以诚相待、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计。各国要加强服务贸易发展对接,创新合作方式,深化合作领域,积极寻求发展利益最大公约数,不断做大“蛋糕”。

  在2020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“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”上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,全球化是大势所趋,开放合作是一个国家统筹利用国内国际“两种资源、两个市场”,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,也是国际社会合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选择,符合世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。

  (图片来源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网)

  马建堂指出,跨境支付、境外消费、商业存在、自然人流动,是服务贸易的四种基本模式。这些贸易模式涉及资金、物品、人员、信息等要素的跨境流动,既需要相关国家海关通力合作,更需要世界各国增进互信、共同规范,全力破除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贸易壁垒,加快跨境数据流动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议题新规则的制定。

  2020年服贸会期间,还专门召开了“中国-东盟服务业合作论坛”。中国-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,中国和东盟服务业领域合作互补性强、空间大,在许多行业均有合作潜力。中国和东盟应共同打造数字平台、智能物流服务体系、产品溯源体系,实施数字化的金融服务,联通消费与生产、供应与制造、产品与服务间的数据流和产品流,使产业制造和对外贸易链接发展。

京ICP备14018688号-3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548号